地理科長洲考察

中五級地理科學生於2025年9月4日前往長洲東灣及觀音灣海灘上進行考察,利用不同的工具搜集一手數據,研究兩地海灘剖面坡度變化及海灘沉質物大小的差異。搜集一手數據後,學生返回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的實驗室,利用不同儀器紀錄、整理及分析數據,驗證數據能否解釋相關假設。 活動能讓學生在實地考察情境中,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藉此認識實地考察的五個主要步驟:計劃與準備、資料蒐集、數據處理、闡釋結論及評估。 

中華文化嘉年華

  由價值觀教育組、國民教育組、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和普通話科舉辦的「中華文化嘉年華」於6月23日舉行。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主題是《文藝看中華》,嘉年華讓同學透過不同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活動有助中華文化的傳承,提升同學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活動詳情:   與學生活動組於中五級「其他學習經歷課堂」合辦【變臉及古彩戲法】演出及示範講座,讓同學認識中國的古代魔術表演及變臉的技巧,以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於中華文化嘉年華活動中,我們透過相關的活動,讓同學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嘉年華的節目內容豐富,當中包括醒獅表演、各式各樣的攤位、更邀請了馮欣琪校友表演中國舞。禮堂內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彩虹書法、中華燈謎、儒道顯孝心、十二生肖齊齊玩、漢服體驗、書法書籤、京劇行當對對碰、中國結、麵粉公仔、中華文化知多少、語文知識及文學問答比賽,還可換領中國傳統食品。 善述閣設有「敦煌四連環」的攤位遊戲、有蓋操場設有一系列「沉浸式元宇宙傳統文化體驗」(當中有VR體驗、與機械人交流等)及孝親活動,寓學習普通話、孝親文化和敦煌文化於娛樂。   期望參與者藉着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的活動,從趣味中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從而提高個人對中國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極端天氣與持續發展」論壇及活動

  地理科參與由香港大學地理系、社區天氣資訊網絡、香港天文台及香港童軍總會在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於香港大學百週年校園舉辦的「極端天氣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及活動。2A黃匯喬及2A鄭梓涵於「氣象定向比賽」中學組分別獲得冠軍及季軍,而4A蘇錦城及4B盧振豐則於「學生STEAM應用作品展覧」的Poster Competition中以「利用便攜式微氣候感應儀探究小西灣區巴士站週邊環境及特性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為題,向評審團及公眾介紹研習成果,並獲得季軍。   透過活動,同學可向公眾傳播氣象知識及分享研習成果,並提高了同學對極端天氣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機場青年就業資訊日 2024

  升學及生涯規劃組與經濟科帶領中三至中四學生於12月14日出席由香港機場管理局主辦在機場員工綜合大樓舉行的機場青年就業資訊日 2024。   本活動有各大航空公司、地勤服務公司和相關企業參加,旨在幫助年輕人拓展職業視野,提升就業競爭力。學生與業界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了解不同職位的工作內容、職業發展路徑及所需技能。   活動中設有多場專題講座,內容涵蓋航空業的最新趨勢、招聘技巧及求職準備等,幫助學生掌握求職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期望透過本活動能激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在航空領域尋求發展機會,為香港的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海洋公園大熊貓之旅

  本校科學科聯同高中生物科於六月二十日參加由海洋公園主辦的大熊貓之旅活動,由於當天上午收到主辦方通知熊貓館需提早閉館,因此臨時改為參觀水族館。是次參觀水族館讓同學知識到海洋生物的生態多樣性,同時亦明白環境保育的重要性。雖然行程有變動,不過學生仍然積極參與、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