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組及價值觀教育組: 「國家憲法日」活動

  國民教育組於12月2日晨會進行「國家憲法日」升旗禮,並聯同價值觀教育組由國民大使及公民大使為「國家憲法日」進行國旗下的短講分享,並於12月4日晨會時段於校園電視台向全體同學播放有關「國家憲法日」的短片以及於午會舉行由6B班同學策劃及主持的全校「國家憲法日」班際問答比賽。透過是次班際比賽,加深全校同學對《憲法》、《基本法》、國情的認識,鼓勵同學把握國家和香港的發展機遇,致力為國家作出貢獻,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各級總平均分最高分班別:1A、2A、3A及3C、4B、5B、6D,以上各班同學可獲小禮物以示獎勵。

國民教育組中四級週會——《粵樂.粵語.嶺南音》

  本校國民教育組於13-12-2024舉辦中四級週會——《粵樂.粵語.嶺南音》互動音樂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研究中心及一桌兩椅慈善基金合辦)。是次週會由一桌兩椅慈善基金創意總監曾慕雪小姐擔任主持,內容涵蓋廣東音樂、南音說唱藝術,以及飲茶文化等元素,由阮兆輝博士親身講授和演唱韻味十足的南音,並由一眾藝術家演奏和介紹清新悅耳的廣東音樂。   阮兆輝博士及團隊把中國音樂帶進校園課堂,透過演唱南音、融匯傳統的互動文化講座及現場音樂示範,讓學生認識中國傳統音樂和嶺南文化精髓,藉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價值觀教育月及國事‧港史文化月」—— 「中一香港歷史校園遊蹤班際比賽」

  5E班於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進行「一人一服務」活動,於《價值觀教育月及國事‧港史文化月》與國民教育組及價值觀教育組合作,舉辦「中一香港歷史校園遊蹤班際比賽」。透過比賽,同學能對香港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及關注。比賽以小組形式進行,每班三人;限時25分鐘內完成;各組需自備iPad及到校園指定樓層進行遊蹤比賽,在樓層各處的神秘地方掃瞄QR Code(連結Google Form答題紙)回答問題。各班表現優異,最終由1B班奪得冠軍,而1D班則以獲亞軍。

中四級週會─廉政互動劇場《PARTY自肥企劃》

  本校學生活動組、價值觀教育組與國民教育組透過廉政公署邀請了「香港戲劇教育工作室」於11月22日到校為中四級學生演出《iTeen廉政互動劇場》,透過專業劇團演出互動倡廉話劇,帶出貪污禍害、如何處理誠信挑戰及守法和尊重法治的重要性,讓學生對廉潔概念和現行法例有所認識,例如:《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構成貪污罪行的4A:任何代理人(例如僱員) Agent、未得所屬機構的許可 No Approval、索取或接受利益 Advantage、作出與公事有關的行為 Act,並讓學生進一步探討貪污的禍害及處理道德兩難的方法。

國民教育組、中史學會及童軍團活動:「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考察及悼念儀式」

  本校於本年度12月1日(星期日),國民教育組、中史學會和童軍團合辦了「西灣國殤紀念墳場考察」活動,是次活動一共有二十三位中三至中五同學及三位老師參與。  是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在藝術家Rachel Smith的教導下,同學動手掣作Poppy pins(虞美人花胸針),並在儀式上佩戴,以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士兵,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哀悼,以及對和平的期許。   第二,參加Canadian Commemorative Ceremony儀式。此儀式由加拿大領事館主辦,以紀念在香港保衛戰中為港捐軀的加拿大士兵。加國領事、港府官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代表、各國駐港代表、加國僑民、香港市民都紛紛向墓園裡的紀念碑獻上虞美人花,以示悼念。   第三,儀式後由老師及五位國民大使和中史學會幹事帶領同學考察西灣國殤紀念墳場,並提供導賞講解。我們憑弔的人物有英勇的羅遜准將、捨身為人的奧士本、混血高材生Donald James Neville ANDERSON,以及再也看不見母親的J.O. Payne等,我們除了認識他們英勇的一面,也感受到他們保衛家園的決心。導賞結束後,同學皆紛紛在墳場的留言冊上寫下對為港捐軀士兵的感謝及悼念之言。   經過這次考察活動後,同學們都對香港的戰時歷史及軍人對香港的貢獻有更深入的認識,也令我們感受到現代的和平社會、安穩的生活實在得來不易。此外,亦為國民大使和學會幹事提供一個導賞介紹的實習機會,從而建立信心及應變能力,為將來的工作作準備。

中國歷史科、英文科、國民教育組、升學及生涯規劃組活動—「魔鬼山棱堡與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考察暨職涯規劃」

  本校中國歷史科、英文科、國民教育組、升學及生涯規劃組與「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文物保育及徵集計劃」於11月23日(星期六)合辦了「魔鬼山棱堡與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考察暨職涯規劃」活動,是次活動共有20位中三至中六同學及3位老師參與。   魔鬼山棱堡屬於二級歷史建築,建於1914年,四周厚牆裝有機槍孔、火藥庫,內有多個地下室,初期射擊指揮部也在此。在1941年12月8日爆發的香港保衛戰,日軍進攻醉酒灣防線及城門谷的一帶,魔鬼山炮台對阻擊日軍入侵九龍並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但當英軍撤退香港島時仍有穩住退路的角色,是英軍在維多利亞港北岸的最後一個據點,直至13日清晨全數英軍渡海退守香港島。日軍佔領炮台後,魔鬼山成為日軍登陸香港島的其中一個根據地。本校師生在魔鬼山棱堡及歌賦炮台實地考察後,由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宿友梁迭起博士及香港大學本科同學的帶領下,前往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瞭解二戰往事及追思衛港先烈,並在英文老師的指導下,用英語與港大學生就著升學問題進行交流。   經過這次考察活動後,同學們對香港的戰時歷史及多元族裔的衛港先烈有更深入的認識,令同學感覺到現代的和平社會、安穩的生活實在得來不易。同時,與香港大學本科同學的交流活動亦幫助同學建立升學目標。   是次活動由「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文物保育及徵集計劃」梁迭起博士和利瑪竇宿舍寄宿生隨團協助講解,謹致謝忱。

國民教育組、中國歷史科及視藝科活動——「清宮系列3D模型製作班」

  本校國民教育組、中國歷史科和視藝科於11月22日合辦「清宮系列3D模型製作班」,共有10位中二及中三同學參加。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八旗兵的3D紙本模型。   是次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更能提升他們的應用能力。透過親手製作八旗兵的3D模型,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清朝歷史文化,並將歷史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培養創新思維和實作能力。  同時,此活動也提供了一個跨學科學習的平台,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和藝術創作能力的發展,最終達成寓教於樂的教學目標。

6-11-2024中一、中二級週會及22-11-2024中五級週會——普通話教育劇場:《真假售貨員》

  本校國民教育組、價值觀教育組、學生活動組及普通話科合作,分別於2024年11月6日及11月22日舉行中一、中二級週會和中五級週會——普通話教育劇場:《真假售貨員》,由「遊劇場」演出。劇團透過生動有趣的互動戲劇表演,邀請學生以普通話協助故事主角解決困難,從而提升他們對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更鼓勵學生不要小看自己,只要肯努力改進及積極嘗試,定能從摸索中進步成長。

國民教育組、中史科及歷史科活動——「唐樓中的二戰日記:從香港見證歐洲戰場的中國身影」展覽

  本校國民教育組、中史科及歷史科老師於2024年10月31日帶領57位中二、中三及中五同學前往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參觀「唐樓中的二戰日記:從香港見證歐洲戰場的中國身影」展覽。   展覽展出曾參加諾曼第登陸(D-Day)的中國海軍軍官林炳堯的日記、書信、當代政府文件和報章等,透過觀看各種展品,深化學生對二戰的認識。   主辦機構D-Day Hong Kong更為學校提供導賞服務及安排講座:「三年零八個月及香港重光」,學生就展覽內容作出提問,並透過互動活動加深對這段歷史的認識。   透過是次活動,學生可更全面梳理二戰時序,建立更廣闊的世界視野,繼而理解二戰結束過程和戰後的國際秩序。與此同時,林炳堯的故事亦有助學生拉近與二戰的距離,並領略「平凡人成就不平凡」,胸懷家、國、世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