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大熊貓之旅

  本校科學科聯同高中生物科於六月二十日參加由海洋公園主辦的大熊貓之旅活動,由於當天上午收到主辦方通知熊貓館需提早閉館,因此臨時改為參觀水族館。是次參觀水族館讓同學知識到海洋生物的生態多樣性,同時亦明白環境保育的重要性。雖然行程有變動,不過學生仍然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學與教博覽 2025】融合人工智能 展現創科學習成果

  本校受數字政策辦公室之邀,於7月3日及7月4日參展「學與教博覽2025」,設置「創新實驗室計劃」展覽攤位,展示學生在創新科技領域的成果。活動充分體現本校在推動人工智能(AI)與創科教育方面的努力與成就,獲得廣泛好評。     展覽期間,有幸迎來立法會議員兼中文大學院長黃錦輝教授、鳳溪公立學校(慈善法團)資深顧問、智慧城市學院榮譽校長馬紹良、數字政策辦公室專員及多位代表親臨指導。嘉賓們與師生進行專業交流,對學生的創意表現給予高度讚賞,肯定他們在科技應用與創新思維上的卓越能力。     是次展覽不僅展現了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的能力與創新思維,更見證了學校團隊在教學上的共同努力與突破。本校將繼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並在資訊科技教育的道路上持續邁進,啟發學生無限潛能。 傳媒報導:【教育科技】AI虛擬校園大使活潑有禮 同學腦洞大開一手包辦設計導

【學與教博覽2025】本校分享在資訊科技 (人工智能) 於學與教中的應用與成功案例

  「學與教博覽2025」為本港教育界年度盛事,一直為教師、學校領導及教育科技持份者提供一個交流及持續專業發展的平台。今年博覽以「共塑教育,創建未來」為主題,涵蓋多項創新教育項目,促進業界共同探討教學、資源及科技的最新發展。   本校有幸獲數字政策辦公室邀請,於7月2 日參與本屆博覽的研討會,並擔任演講嘉賓。是次研討會主題為「資訊科技(人工智能)於學與教中的應用與成功案例」,由數字政策辦公室專員致歡迎辭,隨後由本校電腦科主任林偉興老師及電腦科邱虹虹老師以「結合AI與3D虛擬角色,塑造學習新體驗」為題,分享本校電腦科在資訊科技教學及課外活動方面的豐碩成果與成功經驗。   現場氣氛熱烈,教師們積極交流創新教學的經驗,攜手探索未來教育的新方向。

探索AI新世代:機械熊貓夢工場2025

  本校3C馮立康同學參加了由大新銀行贊助、YMCA主辦的「機械熊貓夢工場 2025」計劃,並成為其中一名學員。該計劃為期三個月,內容涵蓋人工智慧(AI)、人臉識別、編程、模型組裝、數學分析及藝術設計等多方面技術,旨在將這些技術融合運用,讓學員製作出兼具人臉識別功能及可愛外形的機械熊貓寶寶。此外,學員們更有機會走出課堂,前往香港中文大學觀摩更多人工智能(AI)於藝術、娛樂以及日常生活上之創新應用。   馮立康同學的作品更於7月5日及6日,在青年會專業書院地下禮堂舉行的「學員創作展」中展出,向公眾展示其學習成果及創意。

走進國粹殿堂,感悟京劇魅力——我校師生赴文化中心開展京劇藝術深度體驗活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藝術素養,6月20日至22日,我校師生代表一行前往香港文化中心,展開為期三天的京劇藝術深度體驗之旅。本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經典劇目的藝術震撼,更通過後台探秘,揭開了京劇藝術的神秘面紗。   在每天入場前,具京劇觀看經驗的同學擔任小老師,為其他同學講解京劇的歷史、行當及藝術特色,讓同學能了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及箇中蘊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同學們在聆聽小老師講解及中場休息時填寫工作紙,以表達他們對京劇的感受。   師生們連續三天沉浸於京劇藝術的殿堂,先後觀賞了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和傳統京劇《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白蛇傳》三台大戲。舞台上,演員們精湛的唱唸做打、華美絢麗的服飾妝容、跌宕起伏的劇情演繹,令同學們全神貫注,深深為這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所折服。   活動的亮點在於第二天的後台深度探訪。在國家京劇院優秀花臉演員危佳慶的引領下,同學們得以走進平日神秘的幕後空間。演員老師化身導賞員,生動細緻地講解了京劇服飾(行頭)的象徵意義、各類道具(砌末)的精巧運用。一針一線、一器一物背後的匠心與深厚文化內涵,令同學們驚嘆不已。   活動期間,學生們接受了康文署及國家京劇院的訪問,抒發他們對京劇演員的佩服之情及對京劇的欣賞。國家京劇院微信官方賬號亦有關於是次活動的報導,並記錄了演出後的學生訪問內容。   此次沉浸式的京劇之旅,增進了學生對「國粹」京劇的認知與理解,激發了他們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為提升其人文底蘊與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基礎,更能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是次文化中心後台參觀由康文署安排,並由國家京劇院作導賞,謹致謝忱! 國家京劇院微信官方賬號有關是次活動的報導: 第一天:https://mp.weixin.qq.com/s/mXkAH8Y6GOtKWcgAf-mCgA 第二天:https://mp.weixin.qq.com/s/ErNDvV1ohH_0vEEPFuk25Q  第三天:https://mp.weixin.qq.com/s/seTbbA1qGBy_MR1p0rgtSA

中華文化體驗之旅:故宮「宮廷服飾放大鏡」工作坊

  2025年6月23日,本校國民教育組及中國歷史科老師帶領40位學生前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加「宮廷服飾放大鏡」工作坊,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文化體驗之旅。此活動旨在透過互動學習和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   活動當日,學生們在專業導師帶領下,深入了解中國宮廷服飾的歷史與文化意義。工作坊中最令人興奮的環節,莫過於試穿精緻的仿製龍袍。學生們化身「皇帝」,親身感受了宮廷服飾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尊貴氣度。   此外,學生還參與了DIY宮廷元素環保袋製作,發揮創意,將十二章紋與現代設計結合,打造獨一無二的紀念品。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實踐,更是將傳統文化符號融入現代生活的創新嘗試,讓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活動後,學生們參觀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展覽。展覽聚焦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示精美的伊斯蘭地毯、織品及相關文物,呈現兩大文明在絲綢之路上的交融與輝煌。學生們透過導覽深入了解伊斯蘭藝術的獨特之美,以及其與中國文化的互動,拓寬了對世界文明的視野。   是次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認識到不同文明間的交匯與共榮。同學們表示,這次體驗不僅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提升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也激發了探索世界文化的興趣。本校將繼續致力於拓展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引領學生在實踐中感知文化魅力,傳承中華文明瑰寶。

2025 APRA 亞太機械人聯盟競賽 (香港選拔賽)

  在2025年4月30日,本校『電腦科和電腦學會』的學生2B梁浩政、3C陳思行、3C陳彥錕、3D馮敏怡、4A曹晉嘉、4A劉博韜、參加了2025 APRA亞太機械人聯盟競賽(香港選拔賽),在EV3自動相樸賽 – 高級組中獲得獎項。本校派出兩支隊伍參賽,其中一組得殿軍,並獲該機構的香港代表資格,出戰2025年11月於越南舉辦的國際錦標賽。   參加這一國際賽事將為本校學生提供難得的機會,同學能與來自不同地區的頂尖學生互相交流學習,擴闊視野並增長知識。他們將能夠與其他優秀的機械人製作團隊競賽、分享經驗和技術,獲得寶貴的學習機會。 殿軍:2B梁浩政3D馮敏怡4A曹晉嘉

中四級地理科清水灣實地考察

  本校中四級地理科同學在2025年4月26日前往西貢清水灣進行海岸考察。清水灣位於清水灣半島,三面受地形屏障影響,有利形成海岸沉積地形。同學於清水灣二灘上利用不同的工具量度及收集當天的風速、波浪頻率、海灘推移質大小及磨圓度等數據,藉此加深對收集考察數據方法及相關的地理概念的認識。

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5

  本校3A班談樂融、張艾霏、潘樂嘉及魏玟欣同學參加由香港警務處少年警訊主辦、中國銀行(香港)全力支持的「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4-25」,憑藉創新科技方案,在競爭激烈的初中組別中脫穎而出,榮獲嘉許獎及港幣1,500元獎金。   本屆大賽以「智慧城市」為主題,鼓勵全港中小學生運用人工智能及樂齡科技知識,設計兼具創意與實用性的科技方案,推動社會創新發展。賽事反響熱烈,吸引超過1,700名來自近160間學校的學生參與,提交作品數量逾1,300份,競爭相當激烈。獲獎同學經過數月來的積極準備與不懈努力,最終獲得評審認可,再次恭喜以上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