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國文化,本校中國歷史科及國民教育組於10月14日OLE課節邀請了「漢服香港」講者,為學生介紹歷朝漢服的特色。活動中,學生還能試穿漢服,深入體驗中國文化之美,並了解漢服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為弘揚中國文化,本校中國歷史科及國民教育組於10月14日OLE課節邀請了「漢服香港」講者,為學生介紹歷朝漢服的特色。活動中,學生還能試穿漢服,深入體驗中國文化之美,並了解漢服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本年度國民教育組參加由教育局舉辦的「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同學在比賽前觀看影片及閱讀有關內容,並於8/10(星期三) 晨會時段內進行比賽,限時回答20道題目。 此活動能加深同學對國家《憲法》、《基本法》、《香港國安法》及抗戰歷史的認識,提升同學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本校國民教育組及中國歷史科,於9月參加由新界青年聯會主辦的「國潮解碼」青少年正向思維計劃之華服沙龍。本活動旨在通過課堂學習與實地體驗,引領學生深入認識中國歷代服飾及華服形制的演變,探索「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深厚底蘊與現代創新的融合,培養青少年成為中華文化大使,將傳統技藝活學活用,並在校內外推廣中華文化之美。 活動分為校內培訓與實地考察兩個階段。9月3日及9月8日,學生參與了校內培訓課程,通過專業導師的講解,了解華服的歷史脈絡、設計理念及文化意義。課堂上,學生不僅學習了歷代服飾的特色,如漢服的典雅、唐裝的華麗、宋服的婉約,還親自試穿華服並搭配古裝頭飾,體驗古代服飾的獨特魅力。學生們在試穿過程中,感受到華服精緻的工藝與文化內涵,紛紛表示對中華傳統服飾有了更深的體會與喜愛。 9月27日的活動更是精彩紛呈。上午,學生參加了古裝頭飾工作坊,學習如何設計與製作傳統頭飾。導師詳細講解了古裝頭飾的造型技巧與文化背景,學生們親手實操,嘗試為華服搭配適合的頭飾,進一步感受到傳統工藝的精妙。下午,學生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粵劇文物館,進一步探索華服在粵劇中的應用與特色。粵劇戲服以其繁複的刺繡、鮮艷的色彩,展現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通過導賞員的詳細講解,學生們了解到粵劇服飾如何通過色彩與圖案傳遞角色的身份與性格,並對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讚歎不已。此次參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華服文化的理解,也啟發他們思考如何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生活。 本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之旅,更是對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養。學生們將把所學知識與體驗帶回校園,計劃在即將到來的校慶開放日中,通過華服試穿及攤位遊戲等形式,向全校師生及校外嘉賓呈現中華服飾的魅力。此外,學生們還將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活動中的點滴與感悟,傳播中華文化的獨特之美,展現青少年作為文化大使的風采。 鳴謝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撥款資助是次計劃
為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識與熱愛,增強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本校國民教育組推行「國民大使計劃」,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文化與成就,激發愛國情懷。 「國民大使計劃」內容豐富,參與學生將擔任升旗禮主持及「國旗下的短講」,分享與國民教育相關的主題;製作「3分鐘國家成就」短片,展示國家在各領域的輝煌成就;參與故宮及「中華瑰寶知多少」短片製作,探索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參與與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活動,拓展視野,深化對國家的理解。 「國民大使計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與服務學校的平台,更通過實際參與讓學生深刻體會國家的發展與文化魅力。國民教育組期望透過此計劃,培養更多具有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國民大使,為推廣國民教育注入新活力。
2025年9月9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本校組織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活動,老師帶領24位學生前往探望抗戰老兵蘇定遠伯伯,向這位為國家民族奉獻青春的英雄致以崇高敬意。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深刻體會歷史的重量,更通過與老兵的互動,傳承了愛國精神與感恩之心。 活動當天,師生們滿懷敬仰之情來到老人院探訪蘇伯伯。為了表達對蘇伯伯的敬意,學校特別將前次探訪活動中學生們撰寫的感言結集成一本精美的小冊子,作為禮物送給蘇伯伯。小冊子內記載了學生們對抗戰英雄的感恩與欽佩之情,每一篇感言都飽含真摯的情感。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向蘇伯伯朗讀感言,讓現場氣氛溫馨而感動。 學校更為蘇伯伯訂製了一面「抗戰英雄」紀念章,由老師為蘇伯伯佩戴,全體學生向蘇伯伯致敬。這枚紀念章鐫刻著對蘇伯伯英勇事蹟的讚頌,象徵著全校師生對他的崇高的敬意與感謝。 此次探訪不僅是一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活動,更是對學生們的一次深刻愛國教育。通過與抗戰老兵的面對面交流,學生們更加明白和平的來之不易,也立志將這份感恩與責任傳承下去。本校將繼續推動關懷老兵、銘記歷史的活動,讓英雄不被遗忘,讓精神永續傳承。
2025年9月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本校國民教育組舉行了一系列莊嚴而富有教育意義的紀念活動,以緬懷抗戰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並讓全校師生深入了解這段重要的歷史。 首先在晨會期間,校園電視台播放了一段抗戰歷史短片。該短片回顧了1931年至1945年間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艱苦奮鬥歷程,展現了無數先烈的英勇事蹟及全國人民團結抗敵的決心。短片內容深入淺出,配以珍貴的歷史影像,讓學生對抗戰的背景、重要戰役及勝利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隨後,全校師生參與了一場莊重的默哀儀式,以悼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及罹難的同胞,表達對先烈的崇高敬意。默哀儀式現場氣氛肅穆,師生們無不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和平的珍貴。 最後,師生共同觀看了當天上午在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直播。閱兵儀式展示了國家強盛的軍容與現代化的軍事力量,同時也回顧了抗戰歷史的榮光。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不僅為國家的強大感到自豪,也更加明白了今日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此次紀念活動不僅讓全校師生重溫了抗戰歷史的艱辛,也激發了大家的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
本校3C班蔡煌彬由全港多個參選的中學生中脫穎而出,入選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辦、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獨家贊助的第三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蔡同學在七個月時間內,參與了多項學習活動,包括文物修復工作坊、實地考察、博物館導賞講解培訓、導賞實習、故宮文化專題講座等。在未來的日子,故宮學生文化大使會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及技能繼續為文化藝術界服務,以年輕人的角度協助博物館推動文化傳承。 2025年 7 月 26日(星期六),孫越老師與獲選同學共同出席「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嘉許禮暨學生文化大使日,見證第三屆「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的誕生,分享學員的喜悅。
由價值觀教育組、國民教育組、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和普通話科舉辦的「中華文化嘉年華」於6月23日舉行。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主題是《文藝看中華》,嘉年華讓同學透過不同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活動有助中華文化的傳承,提升同學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活動詳情: 與學生活動組於中五級「其他學習經歷課堂」合辦【變臉及古彩戲法】演出及示範講座,讓同學認識中國的古代魔術表演及變臉的技巧,以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於中華文化嘉年華活動中,我們透過相關的活動,讓同學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嘉年華的節目內容豐富,當中包括醒獅表演、各式各樣的攤位、更邀請了馮欣琪校友表演中國舞。禮堂內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彩虹書法、中華燈謎、儒道顯孝心、十二生肖齊齊玩、漢服體驗、書法書籤、京劇行當對對碰、中國結、麵粉公仔、中華文化知多少、語文知識及文學問答比賽,還可換領中國傳統食品。 善述閣設有「敦煌四連環」的攤位遊戲、有蓋操場設有一系列「沉浸式元宇宙傳統文化體驗」(當中有VR體驗、與機械人交流等)及孝親活動,寓學習普通話、孝親文化和敦煌文化於娛樂。 期望參與者藉着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的活動,從趣味中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從而提高個人對中國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2025年7月8日,本校中四級學生在國民教育組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昂船洲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進行參觀。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參觀展覽廳中心的五大展廳——裝備模型展示廳、中國夢展廳一(中國古代史及近代史)、中國夢展廳二(中國現代史)、強軍夢展廳及香江衛士展廳,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安全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裝備模型展示廳展示了駐港部隊的先進軍事裝備模型,包括武器、車輛及通訊設備等,讓學生對國防力量有了直觀認識。隨後,在中國夢展廳一,學生們回顧了中國從古代輝煌到近代屈辱的歷史,深刻感受到國家安全對民族復興的關鍵意義。接著的中國夢展廳二則聚焦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歷程,展現了國家在經濟、科技及國防等領域的成就,讓學生為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 在強軍夢展廳,學生們了解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建設成果,以及駐港部隊在維護國家主權與香港穩定中的重要角色。最後的香江衛士展廳聚焦駐港部隊在香港的職責與貢獻,通過圖片、影像及實物展品,生動呈現了部隊在防務、災害救援及社區服務中的多重角色,增強了學生對「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國家安全緊密聯繫的認識。 活動期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環節,例如蘭亭序的書法和解放軍的裝備體驗、聆聽導賞員講解,讓學生明白國家安全不僅關乎軍事,也涉及文化、經濟、網絡及社會穩定等層面。 此次參觀活動不僅是一場知識的洗禮,更是一次國民教育的深化體驗。通過五大展廳的學習,學生們對國家安全的歷史脈絡、現實挑戰及未來發展有了全面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感謝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的全程支持與專業導賞!
為提升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並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本校國民教育組於2025年6月30日組織20位學生前往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及「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是次活動以國家安全為主題,旨在讓學生從歷史與現代的視角,理解國家安全對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活動當天,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國家安全展覽廳。展覽透過多媒體展示、生動的圖文資料及互動體驗,向學生介紹了國家安全的多元面向,包括網絡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等。同學們透過展覽,對國家安全這一宏大概念有了更具體、更深刻的理解,並了解到國家安全不僅關乎國防,更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隨後,學生參觀了「天下一統—陝西秦漢文明展」。該展覽展示了秦漢時期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以及其在政治、文化和法律上的深遠影響。展覽中的珍貴文物,包括秦始皇帝兵馬俑、漢景帝地下兵團等,讓學生感受到統一對國家穩定和繁榮的關鍵作用,並從歷史視角進一步理解國家安全的深層意義。學生在參觀過程中與老師參與討論,提出不少關於歷史與當代國家安全議題的問題,展現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是次活動讓學生在歷史與現代的交匯中,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及其與國家發展的緊密聯繫。同學們表示,活動不僅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更激發了對國家歷史與責任的思考。本校將繼續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