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以學生為本 創造無限可能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推動藝術教育
悠長假期轉瞬即逝,又到新學年伊始。相信師生們無論在生理時鐘還是心理準備上,仍在適應日漸忙碌的新一年。故此在2025年9月5日,6D班特意準備自家製檸檬茶和美祿飲品,送上打氣祝福,希望大家記得,即使生活不易,仍有人願意與之同行,彼此陪伴,送上苦中一點甜。 當日活動很受歡迎,在仍見暑氣的9月,200杯的冰涼飲品很快被大家清空。看見同學都踴躍參與,還有大家大啖後消暑的滿足笑容,雖然前期準備繁瑣,但6D同學也十分高興,一同享受當刻的快樂,也是我們希望達致的Stand by me的目標。
價值觀教育組環保教育團公民大使5A劉懿珒同學參加了「國際青少年學術菁英協會」主辦的「2025菁英盃國際中小學生天文地理知識競賽」,在全球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學組季軍。 是次參賽者來自中國內地、新加坡、澳門、馬來西亞、香港等,賽事以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三語試題 ,無障礙閱讀賽題,打破語言界限,提升同學的語文能力。此外,競賽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熱點,氣候變化,引導運用跨學科思維分析問題,並訓練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天文現象關聯性的角度,培養整合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期望劉同學透過在競賽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感,將持續激勵在語文學習及天文知識的道路上不斷進取,勇攀高峰。
本校榮獲長者學苑聯網頒發2024-2025年度「卓越學苑獎」(最多課程學苑)及「卓越學苑義工」(最多中學生義工參與) 兩大獎項,本校社會服務團公民大使4B彭鎧晴及2A林凱茵同學獲邀請於2025年8月22日代表學校參與「長者學苑聯網畢業禮2025」,並接受獎項及嘉許。 本校過去致力為小西灣長者提供不同的生活體驗活動及講座,亦藉此提供服務學習機會予本校學生參與義工服務活動。本校於2024-2025年度參與長者學苑計劃,與區內富欣花園長者中心協作,主要為區內長者提供生活增值課程及生活體驗活動,包括:舉辦長者聖誕聯歡會、長者手機應用課程、普通話歌唱班、環保酵素工作坊等。同時,全年為區內長者提供多次與教育講座,提升長者對本地、世界及環境保護等議題的關注,每次講座也會由社會服務團公民大使擔當義工協助和陪伴長者參加講座,從中與長耆交流及解答長者對講座內容的疑問。從義工服務活動中,讓長者們能透過生活上不同的工具及技能融入社會,與時並進,不斷增值自己,把技能運用於生活之上,也讓同學體驗長幼共融的樂趣及擔任義工的責任和成功感。期望本校同學繼續積極參與不同的社會服務活動,貢獻才能及服務他人。
2025年9月9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本校組織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活動,老師帶領24位學生前往探望抗戰老兵蘇定遠伯伯,向這位為國家民族奉獻青春的英雄致以崇高敬意。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深刻體會歷史的重量,更通過與老兵的互動,傳承了愛國精神與感恩之心。 活動當天,師生們滿懷敬仰之情來到老人院探訪蘇伯伯。為了表達對蘇伯伯的敬意,學校特別將前次探訪活動中學生們撰寫的感言結集成一本精美的小冊子,作為禮物送給蘇伯伯。小冊子內記載了學生們對抗戰英雄的感恩與欽佩之情,每一篇感言都飽含真摯的情感。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向蘇伯伯朗讀感言,讓現場氣氛溫馨而感動。 學校更為蘇伯伯訂製了一面「抗戰英雄」紀念章,由老師為蘇伯伯佩戴,全體學生向蘇伯伯致敬。這枚紀念章鐫刻著對蘇伯伯英勇事蹟的讚頌,象徵著全校師生對他的崇高的敬意與感謝。 此次探訪不僅是一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活動,更是對學生們的一次深刻愛國教育。通過與抗戰老兵的面對面交流,學生們更加明白和平的來之不易,也立志將這份感恩與責任傳承下去。本校將繼續推動關懷老兵、銘記歷史的活動,讓英雄不被遗忘,讓精神永續傳承。
價值觀教育組於2024-2025年度推薦4A麥芷晴、4B彭鎧晴及4B鄭梓軒三位公民大使參加由救世軍舉辦的「第十九屆港島東聯校學生領袖訓練計劃」,計劃透過各類訓練及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素質、提升能力感、加強社會參與能力和洞察能力等。 是次計劃全年以三個面向作為介入,以培育及促進同學成為一個以人為本及關心社會的領袖。當中包括培育個人正面身份及支援網絡、提升同學的社會分析力和促進他們的社區參與,讓同學成為擁有正面身份;懂與人溝通及合作;並成為積極參與及關心社會的社區領袖,以讓同學能為建設未來社會作出貢獻,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及共建和諧理想的社會。 全年培訓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工作坊及體驗活動,促進同學探索自我獨特潛能及培養希望感; 第二階段:從實習工作坊經驗中,期望同學培養社會認識及分析的能力; 第三階段:到訪新加坡當地實地交流,社區走訪交流分享活動,培育同學的領袖視野及分析力以理解新常態下的領袖定位及經驗總結以鞏固所學。 三位公民大使參與由救世軍舉辦的「第十九屆港島東聯校學生領袖訓練計劃」的結業禮,並擔任結業禮主持。他們在結業禮接過畢業證書,並由此計劃各團員投票選出 ─ 4A麥芷晴為「領袖潛質學員」、4B彭鎧晴為「優秀學員」及4B鄚梓軒為「優秀學長」三大獎項,可見三位公民大使都能從是次領袖計劃中除了學會領導技巧及關注社區外,更獲得其他學校的團員認同和肯定,相信他們在計劃中表現優異,期望同學能把學會的領袖才能帶回學校以籌劃不同的校內及校外活動,把學會的技巧好好運用,為明日成為領袖和良好公民作好準備。
本校價值觀教育組環保教育團四名公民大使參與由星匯點及英皇書院舉辦的《全港中學生天文科學挑戰營 2025》。 參與的同學分別於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及7月25日(星期四)參與天文講座及問答比賽,學習行星、恆星、流星雨和日食等天文知識。此外,於2025年7月27及28日(星期日及一)於大嶼山女青年會梁紹榮度假村參與觀星營,透過不同的集體活動學習天文知識,於晚間到天台學習運用天文望遠鏡觀星及尋找不同的夜星,同學更能學會使用望遠鏡親手尋找天上的「織女星」及「土星」,並初次嘗試運用入門級全自動智慧型天文望遠鏡,透過智慧手機的專屬應用程式,學習認識、尋找、自動追蹤及即時疊圖捕捉深空星體,同學成功捕捉了人馬座的M8 礁湖星雲,以及武仙座的大球狀星團M13。同學們更一起提早起床靜心等耐美麗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出現的時刻。同學參與是次《全港中學生天文科學挑戰營 2025》遇上好天氣,收穫滿滿,學習了解不同的天文知識及現象,更有助同學提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和重視。
由價值觀教育組、國民教育組、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和普通話科舉辦的「中華文化嘉年華」於6月23日舉行。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主題是《文藝看中華》,嘉年華讓同學透過不同活動,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活動有助中華文化的傳承,提升同學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活動詳情: 與學生活動組於中五級「其他學習經歷課堂」合辦【變臉及古彩戲法】演出及示範講座,讓同學認識中國的古代魔術表演及變臉的技巧,以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於中華文化嘉年華活動中,我們透過相關的活動,讓同學了解更多有關中華文化的知識及歷史,提升同學對中華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嘉年華的節目內容豐富,當中包括醒獅表演、各式各樣的攤位、更邀請了馮欣琪校友表演中國舞。禮堂內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彩虹書法、中華燈謎、儒道顯孝心、十二生肖齊齊玩、漢服體驗、書法書籤、京劇行當對對碰、中國結、麵粉公仔、中華文化知多少、語文知識及文學問答比賽,還可換領中國傳統食品。 善述閣設有「敦煌四連環」的攤位遊戲、有蓋操場設有一系列「沉浸式元宇宙傳統文化體驗」(當中有VR體驗、與機械人交流等)及孝親活動,寓學習普通話、孝親文化和敦煌文化於娛樂。 期望參與者藉着本年度「中華文化嘉年華」的活動,從趣味中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從而提高個人對中國文化、孝親精神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由價值觀教育組聯同家長教師會、宗教教育組、STEAM組、視覺藝術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初中商業科及音樂科於2025年7月7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30分於校園舉行「衡怡市集─SUCCESS ICEBERG」。此活動旨在透過學科展覽及學生佳作展現衡怡同學的優秀學習成果,盡顯同學們的創意及潛能。活動共分了三個時段進行,由200多名同學擔當攤位工作人員協助舉辦活動,並邀請了區內數間小學的學生、家長及老師一同參與。活動除富有市集氣氛外,同學於能透過投入參與活動認識不同的學科知識及價值觀遊戲,並提高同學對價值觀的認識及透過經營業務實踐學科知識,喚起同學關注理財的需要及十二項價值觀的重要。 學科攤位皆設有價值觀遊戲、學科活動及展覽,包括中三級初中商業科同學和中四級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同學負責產品設計、採購、生產產品和定價等經營小商店,他們自家設計及製作的產品於市集期間出售,運用課堂學習知識學習經營商店。視覺藝術科設有學生佳作展覽及藝術創作工作坊,讓同學欣賞學校的優秀藝術作品外,還親自製作熨珠匙扣,發揮創意。音樂科設有即場管樂表現和中三級電子創作音樂佳作展現,並陳列中一及中二級環保音樂樂器優秀作品。另一方面,宗教教育組更邀請了生命師父一起與參與者製作中國傳統小吃糖畫,親手製作「信‧望‧愛」的手工甜品,更有不少同學把這份愛心與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此外,STEAM組設有不同的體驗攤位,包括VR體驗、機械人對賽,同學們積極投入體驗STEM的樂趣。還有,學校家長教師會設有《衡怡「家」加油》,為老師、同學製作麥芽糖餅打打氣。 市集合共設有12個攤位,每個攤位都各具特色,讓衡怡負責攤位的同學盡顯潛能,也讓參與的同學、老師及家長對衡怡的不同學科及組別加深知識。全校一起投入參與是次活動,增添校園團結及熱鬧氣氛,共同創建這次充滿歡樂的校園市集。
本校價值觀教育組「衡星無限 The Sky’s the limit」計劃獲香港教育城選出參與「2025 學與教學博覽會」InnoSTEMer Showcase。展覽於2025年7月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環保教育團公民大使與入場人士分享「衡星無限The Sky’s the limit」計劃、STEM價值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及支持我們一齊推動永續可持續發展。 是次展覽學生的STEAM學習成果及學習過程,學生透過現場實地觀星,學習基礎天文知識,由環保教育團25位公民大使學習編程課程製成「衡」星無限程式,並搜集有關光污染的數據作分,體驗光污染對星空及大自然的影響,並從光害對大自然的破壞讓同學及公眾產生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的共鳴,從而關注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 期望同學透過「知、情、意、行」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升學生對環境及社會議題的認識與應用,激發更多創新實踐,並於是次2025 「學與教學博覽會」InnoSTEMer 展覽中為公眾推廣學習成果,讓更多的公眾人士關注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