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經過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創校於一九九一年,初名為嶺南(杏花邨)中學。一九九一年初,為配合教育署在港島東區需要更多中學學位以資分派,嶺南教育機構去函教育署申請開辦第三間中學,同年獲政府批准及劃出杏花邨地段為校址,開辦一所全新津貼中學,校舍預期於一九九三年落成。辦學團體接受教育署的安排,暫借銅鑼灣渣甸坊崇蘭中學舊址開辦新學校,並委派嶺南中學原副校長任小莉女士為校長,連同幾位有經驗、有熱誠、有創新精神的高級老師及幾位年青有活力的老師,在鬧市中開展了嶺南(杏花邨)中學的新一頁。
(一) 渣甸坊的日子
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二位老師與二百多名中一學生相聚於渣甸坊,校舍門外是購物街,背面是街市及小巴站,校舍內整天暗無天日,環境極度惡劣,那段日子卻是首幾屆師生最難忘及最懷念的,班主任跟升班制與簡陋狹小的校舍,造就了非一般的親密師生關係。每天早上在天台的集隊、每個樓層不同顏色的美麗百頁窗簾、僅有的兩個冷氣班房、陰暗細小禮堂內的班際歌唱比賽、學科問答比賽,凡此種種,交織成渣甸坊校舍美好的集體回憶。由於老師們用心教學、關愛學生,學生純品受教,嚴謹而關懷的校風於渣甸坊的日子經已形成,嶺南(杏花邨)中學逐漸成為一所受家長歡迎的學校。
(二) 遷校往小西灣
杏花邨校舍的興建工程拖延了兩年多仍未能動工。一九九三年中,政府環保署對杏花邨校舍選址提出異議,指為太接近亞細亞公司石油氣,有潛在危險,不適宜建校。此舉校董會、教職員及家長極感意外及不滿,故多番積極向教育署要求在杏花邨建校,令校名與校址相符。惟在環保署反對及暫借校舍的空間限制下,辦學機構祇有於一九九四年初有條件下同意教育署另撥出小西灣地段以代替杏花邨。教育局承諾,若將來環境有改變,會重新考慮本校在杏花邨建校的申請。嶺南(杏花邨)中學於一九九五年九月遷進小西灣校址,校園從借用的彈丸之地發展至環境清幽、地方寬敞、設備完善的獨立校舍。
(三) 更改校名及校服
一九九八年,教育署實現承諾,將杏花邨校址重批給嶺南教育機構,但由於灣仔司徒拔道嶺南中學亦有遷校的需要,嶺南教育機構遂將杏花邨校址轉批給嶺南中學,而本校則以小西灣道三十一號作為永久校址。為了識別嶺南中學和嶺南(杏花邨)中學乃兩所不同的學校,亦位於不同的校址,嶺南(杏花邨)中學於一九九九年九月開始更改校名,定名為嶺南衡怡紀念中學,以紀念何善衡博士及其夫人李怡顏女士。何博士伉儷均熱心教育,在推動青年人教育事工上不遺餘力,凡事都抱著一股熱誠去幹,為社會作出很多貢獻,實可作為本校師生的典範。
杏花邨校舍的興建工程雖然遭遇一波三折,但無損本校同工的教育熱誠,教師團隊上下齊心,為鼓勵及推動學生進步而努力。老師們從不以教「好學生」為追求目標,而是以教好每一個學生為己任,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可教,都可以不斷進步和邁向成功,最終成為學校、家庭、社會以至國家的驕傲。
新校名亦開展了本校的新一頁,學生換上由自己設計的新校服,而老師在學與教的措施上亦與時並進,因應課程加入資訊科技教育,配合全方位學習,帶領學生跑出課室,跑出香港,近至深圳、廣州,遠至加拿大,擴闊學生視野,增廣其見聞。
(四) 重要組織的成立
一九九六年是學校發展上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有本校第一屆中五畢業生,又成立了學生會。在一九九八年,本校更成立了家長教師會,令學校在各方面發展更完善。
二零零六年八月,任小莉校長及幾位創校老師榮休,嶺南衡怡紀念中學校友會正式成立,並歡送榮休校長及老師,當日有四百多位校友返回母校參與盛典,開始了校友會作為母校與校友之間橋樑的角色。自此以後,不同的校友經常返回母校參與學校活動,並向師弟妹們分享經歷,為母校的學與教作出貢獻。
(五) 《閱世淺談》—何善衡博士著 雋語節錄
立志與立身
古今中外,凡是創大業,成大名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故人必須立志,始有成就。
自省
若有錯誤,即須承認,並加改正,這並不算一件羞恥的事。
敬業和樂業
職業經過選擇和決定後,即須堅定意志,夙夜匪懈,視為終身事業,切忌三心兩意,欲行又止。
工作態度
要有忠厚的存心,純良的品性,勤謹的工作,謙恭的態度,此四者缺一不可
領袖的修養
做人要有胸襟,能包容一切事情及各式各樣人物,才有偉大的成就。
領袖的修養
利人的工作,不一定要用金錢,用力量、智慧,有時比金錢更為可貴。
領袖的責任
任何困難的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用不著畏縮。
工作的改進
一件事物,若想精益求精,必須力求改進,方得盡善盡美。改進的方法,以開誠布公,集思廣益為體,以準備工作,坐言起行為用,只有理論,而無實際的,決不能收到效果的。
集思廣益
一個人無論怎樣聰明睿智,如果不採集別人的意見,很容易犯上短視、偏見或固執。
審時度勢
容忍、忍耐、忍讓,屬於吾人律己待人處世做事的基本修養。
器量
忍耐的功能,運用於時勢之外,還表現於寬宏的器量,時勢就事來說,器量是對人來說。
學識與經驗
學識是我們立身的基礎,經驗是我們謀生的技能,兩者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飲水思源
一個人縱有才華,亦必須有先輩的發掘、栽培、給予機會,及經時日之磨練,才華方能顯露而有顯赫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