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綠在小西灣邨嘉年華

  為提升學生及市民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及市民建立健康的綠色生活,本校公民大使於2019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聯同小西灣邨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及綠在東區舉辦共享綠在小西灣邨嘉年華,是次活動提供惜物減廢展覽、環保工作坊、互動攤位展覽、回收站及免費二手物市集,市集備有大量二手物品,包括﹕衣物、書籍、文具、家庭用品等,供市民免費自由取用,藉此將狀況仍完好的物品配對予有需要的市民,延長物品壽命。   是次活動吸引超過300人次參與,超過500件二手物品被領走。

協青慈善行2019

  4A、4E班於2019年11月9日參與協青慈善行2019。一眾師生身體力行,由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廣場 (金蛋)步行至大埔元洲仔公園 (圓形廣場),為慈善出一分力。   活動當日設有擲飛鏢、泰拳體驗、扭氣球製作、手工藝等攤位,讓同學親身體驗協青社文化,認識協青社的服務。   是次步行籌款所得款項將用作幫助高危青年成為正向青年,協助他們尋找自我,重建自尊自信。

2A班及公民大使參與深水埗「平等分享行動」

  本校2A班同學響應「平等分享行動」,到深水埗區與拾荒人士接觸及對話。平等分享行動始於2010年,由室內設計師曾志浩(Benson Tsang)發起,活動強調過程中沒有『施』與『受』的身份,行動中的物資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的同學與社區拾荒人士能彼此親近,互相分享及關心。參與的公民大使在預備簡單的食物或日用品後,由發起人的安排下,到達深水埗街頭與無家者、拾荒者、長者分享物資。 同學在炎熱的夏天看到婆婆在街道上執拾紙皮,再把紙皮搬運到到天橋底整理,同學深深體會到基層市民生活的艱難之處。在參與活動後,同學重新「看見」生活在社區陰暗角落處的一群,亦能理解「平等分享」的意義。

5B班參與嶺南幼稚園同樂日

  5B全班同學分成三組,各自籌劃不同攤位活動與嶺南幼稚園的小朋友及家長同樂。同學在籌備及主持活動時都能盡顯其組織能力及責任感,是次活動亦訓練同學的忍耐力及溝通技巧,對自己更有信心。不論老師和學生在活動當天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投入,為參與的幼稚園同學締造了美好的學習經歷。

信愛學校開放日攤位活動

  本校5D及5A班分別於9月21日及22日獲邀協助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籌辦開放日攤位。兩班同學分別以「STEM」及「正向教育」為主題,設計不同的攤位遊戲,向開放日的嘉賓及小學生們介紹兩大主題。5D班同學為嘉賓及小學同學預備了由本校同學編程的無人機,讓小學生自行操控無人機以解決任務;至於以「正向教育」為題的5A同學設有「釣出正能量」、「拋開煩惱」及「正面攻擊」三個攤位。同學為攤位遊戲設計了不同的困境,並請來賓選出最正面的解決方法,以拋球或射箭形式選出答案。   本校的攤位活動甚受歡迎,參與者比肩繼踵,本校同學亦與他們打成一片,來賓樂而忘返。本校同學不辭勞苦地招待來賓,細心解釋遊戲規則,展現了衡怡同學熱心服務、親切有禮的特質,從中亦獲取了寶貴的學習經驗。

長者學苑「耆望好田園@長青農耕樂」啟動禮

  本校長者學苑與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在2019年9月21日於毗鄰本校的富怡道農圃舉行「耆望好田園@長青農耕樂」啟動禮,邀請了李志霖校長、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助理行政總裁鍾美齡女士、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余舜娥女士、香港路德會黃鎮林伉儷安老院院長劉思凡女士,以及福建中學校董暨家長教師會主席顏愛芳女士,帶領一眾長者學苑學員及本校公民大使環保教育團的團員見證農圃動土儀式,象徵著長幼共融的市區農耕計劃正式展開。   「耆望好田園@長青農耕樂」計劃由本校長者學苑及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合作推行,旨在組織一群熱愛耕種的長者和同學,發揮其農耕專長,向社區推廣環保及健康生活教育。同時,亦提供機會讓長者與同學互動合作、互相認識和了解,促進長幼共融,提昇長者「老有所為」的積極形象。市區農耕計劃不僅是長者餘暇活動,亦是園藝治療的一種。此計劃希望參加者能從園藝及農耕工作中了解了解植物與生命的關係,喚起人重塑生命的價值,從而提升智慧、抗逆力和意志,助己助人。   「耆望好田園@長青農耕樂」計劃將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下旬開展,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的長者義工及本校公民大使環保教育團的團員將會定期前往  富怡道農圃進行耕作活動。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 環保酵素製作及去油功能測試STEM工作坊

  為促進中小學間STEM教育的交流,本校於2019年4月30日下午舉辦「環保酵素製作及去油功能測試STEM工作坊」,邀請秀茂坪天主教小學的小五及小六學生蒞臨參與。是次工作坊由本校德育、公民及環保教育組的老師及公民大使環保教育團的同學負責,教授環保酵素的製作方法、認識環保酵素與一般化學清潔劑的分別,引導小學生們思考使用環保酵素對個人健康及環境的影響。工作坊亦包括運用一系列儀器,測試及比較一般化學清潔劑與由不同種類的水果製作而成的環保酵素的去油能力。透過親身參與實驗,小學生們可認識進行實驗的基本原則及目的,初步認識科學探究方法。   工作坊既重視科學知識、亦富趣味,同學離開時仍覺得意猶未盡,而本校學生亦從帶領活動中汲取了寶貴的經驗。 活動花絮

奧比斯慈善義賣日

  為關注第三世界國家民眾的生活,響應奧比斯的籌款活動,本校公民大使參與「奧比斯學生大使計劃」,與數位志同道合的同學設計產品、籌備校內班際體驗活動及其他宣傳活動,更聯同咖啡學會及5D班於2019年4月9日午膳時間在學校舉行慈善賣物會,向全校師生售賣DIY文件夾、小食及咖啡等,藉此宣揚奧比斯的救盲工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籌募醫療費用。是次活動共籌得超過2000元善款,扣除成本後將全數撥捐予奧比斯。

本校參與港燈「上網電價計劃」

  本校自2010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申請撥款安裝可再生能源,並於2012年獲撥款約54萬,在本校七樓實驗室天台安裝1600 W太陽能光伏板、垂直軸式風車,以及再生能源監測系統及數據記錄系統。整套可再生能源網裝置至今已運作近6年,每年平均總發電量為1700度電。   為協助應對氣候變化,向同學及社區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好處,本校響應香港電燈公司的「上網電價計劃」,在2018年8月協助港燈拍攝宣傳片,介紹本校可再生能源裝置的運作概況及發展歷程。宣傳片將於港燈網頁及其Youtube頻道播放,稍後亦會在其新開幕的教育中心播放。   另外,港燈已於2019年3月下旬派員為本校安裝電錶,正式以上網電價購買本校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產生的所有電力。 本校協助港燈拍攝的宣傳短片 (中文版)﹕ 本校協助港燈拍攝的宣傳短片 (英文版)﹕

「看不見的世界」體驗活動

  為加深同學對失明人士生活的了解,並藉此建立同理心,公民大使於4月2日-4日舉行『「看不見的世界」體驗活動』,邀請中一至中三班代表參與。活動以體驗及競賽形式進行,各班代表須扮演「失明人士」及「協助失明人士」的家屬,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不同任務,各班代表均在競賽中全力以赴,除了能享受遊戲中的樂趣外,亦對失明人士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