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觀教育組及中國歷史科合辦,15位同學於2025年2月26日參觀三楝屋博物館。同學在導賞活動中認識了三楝屋原為荃灣陳氏的民宅,是香港極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客家圍屋;他們從中亦能了解這法定建築的特色、客家人的生活習慣等。另外,同學也參觀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認識丁燈紥作技藝、獅頭紥作技藝、舞麒麟等。同學從參觀活動中認識本地民間工藝的智慧和豐富的民俗文化。
價值觀教育組及中國歷史科合辦,15位同學於2025年2月26日參觀三楝屋博物館。同學在導賞活動中認識了三楝屋原為荃灣陳氏的民宅,是香港極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客家圍屋;他們從中亦能了解這法定建築的特色、客家人的生活習慣等。另外,同學也參觀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認識丁燈紥作技藝、獅頭紥作技藝、舞麒麟等。同學從參觀活動中認識本地民間工藝的智慧和豐富的民俗文化。
「綠在東區」於2025年3月8日於西灣河的會址舉行了二手市集嘉年華活動,本年度的主題為「珍惜每一滴」,本校價值觀教育組環保教育團約20多名公民大使分別於上午及下午參與了是次活動,部份同學負責攤位遊戲從中向市民宣傳環保意識,亦有部份同學負責主持污水淨化工作坊,及環保酵素製作工作坊。同學們均落力參與推廣,希望能將環保意識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價值觀教育組於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舉辦「衡」星無限天文觀星活動─參觀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老師、校友和公民大使共16人到訪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由天文館導師為學生提供「基礎天文知識講座」,內容包括日月星晨、天文現象、恆星與行星的分別、光污染的影響等,讓同學深入了解天文的知識,亦透過導師的專業指導及利用專業的天文儀器認識及觀看天體的不同恆星,包括木星、金星等、不同的星體等,導師更讓同學透過立體星空館的天文功能及學習如何擔任天文導賞員。是次活動讓同學親身體驗光污染對星空的影響,在漆黑的環境中欣賞美麗的星空,藉此喚醒學生光污染對大自然的影響,同學更在現場利用由同學製作的【「衡」星無限The sky’s the limit】應用程式收集光污染數據作日後研究分析之用,並從中學習應如何保護和愛惜環境。校友及同學利用專業的天文儀器與遙遠的星體拉近距離,渡過了一個難忘的觀星體驗,藉著此活動提升同學對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5B班於正月十五日(15/2)午膳時間在有蓋操場舉行「共慶元宵賀新春」活動。5B學生籌辦了猜燈謎、品嘗湯丸的傳統風俗活動,並透過問答遊戲加深同學對元宵節的認識,與全校師生歡渡佳節,認識中華文化的傳統。
為關注失明人士的生活及需要,本校價值觀教育組社會服務團公民大使共4位同學於2025年1月18日與元朗明愛陳震夏中學及北角協同中學為失明人士籌備新春工作坊,包括學習當義工的意義、認識失明人士的特質及需要、討論及籌辦新春活動的內容;並於1月25日到路德會石硤美失明者中心為15名視障人士舉辦新春賀年義工服務學習活動,與他們共渡一個歡樂的賀年活動,一起迎接農曆新年的來臨。藉此活動讓同學體驗失明人士的生活及讓同學以同理心學習幫助和關懷、關心社會不同需要的人。
揮春迎新歲,校園洋溢喜慶!熱鬧非凡的「齊齊寫揮春」活動圓滿結束。一連兩天(1月22日及23日),每班兩位同學代表揮毫潑墨,為學校增添濃厚的新年氣氛。 1月22日(星期三)午息,高中組同學們在有蓋操場上揮灑自如,寫下充滿祝福的揮春;1月23日(星期四)午息,初中組同學們也同樣熱情地參與,現場充滿歡樂喜慶的氣氛。同學們精心書寫的揮春除張貼於禮堂外的壁報板、課室之外,亦可帶回家留為紀念,為家中增添新春喜慶氣氛,迎接美好蛇年! 活動當天更設有精彩的剪紙活動,讓同學們體驗傳統節慶的樂趣! 透過是次活動,學生學習到書法技巧,也了解到揮春背後的文化意義和歷史淵源,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欣賞。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體驗了農曆新年的氛圍,加深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情感聯繫,進而加強文化認同感。
中六甲班同學於2024年12月20日為區內長者舉辦「長幼同樂日」,慶祝聖誕佳節。同學與各長者進行團體遊戲,合唱及拍照留念。同學從規劃義工服務中,發揮團結及承擔精神,學習貢獻社年的意義,和長者共渡一個歡樂的下午。
價值觀教育組「公民教育團公民大使」聯同3D班同學於2024年12月16-18日舉辦校內曲奇義賣活動。同學們於午膳期間在校園各處積極地向師生募捐。全校老師、職工、同學等慷慨解囊,曲奇全部售罄,三天共籌得港幣3,974元,所得善款為《伸手助人協會》撥作長者服務經費之用。
本校11月的價值觀教育主題為「同理心」,價值觀教育組公民教育團及社會服務團公民大使按主題為全校同學製作了一連兩輯關於「罕見病」的《3分鐘社會全接觸》影片,並於11月20日及12月18日於晨會時段播放,讓全校同學認識和關注「罕見病」,並學會以同理心來看待罕見病患者及其家人,達至社會共融。 12月18日於晨會播放影片後,於午息期間由本校價值觀教育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及圖書館合辦「罕見病論壇」。活動中,師生們一起了解不同的「罕見病」病例及特徵,由公民教育團及社會服務團公民大使介紹「罕見病」病例,例如天使綜合症、威爾遜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及性聯遺傳型低磷酸鹽佝僂症,與中四級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各班代表彼此間分享他們對「罕見病」的感受。此活動能加深同學對「罕見病」的認識,並幫助他們學會以同理心看待患者及討論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更從中學會感恩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學會「知足」和明白回饋社會的重要。
價值觀教育組於2024年12月18日為中一及中二級同學舉行環保酵素週會,由環保教育團公民大使主持及帶領週會,為同學簡介環保酵素製作的過程,讓各班同學一同參與製作環保酵素清潔劑,與同學解說化學清潔劑與天然環保酵素清潔劑的異同,讓同學明白環保酵素的好處及與生活的關係,以提升同學的環保意識。是次週會更邀請了區內長者一同參與,由中二級公民大使協助下與長者一同製作環保酵素清潔劑,長幼共融,樂在其中。